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科研之路】上美李维:科研人才除了要懂科研,还需具备哪些能力?

点赞 收藏 聚美丽
【科研之路】上美李维:科研人才除了要懂科研,还需具备哪些能力?
聚评 曾服务宝洁8年和东方风行3年的李维博士,曾为佳洁士进行技术研究,为护肤品及彩妆进行配方工艺研究。如今,李维博士加入上美,担任公司副总裁,负责上美运营供应链和海外拓展业务,对于“科研人员”与“技术商人”这一双重身份,他应该最具发言权。

由葛文耀、郑春影、沈志荣、李慧良、孙培文等行业领袖联合发起的化妆品企业科研发展与改革沙龙于上月顺利落幕,但我们对“偏执狂改变行业”的追求仍在继续。5月16日,十五位联合发起人将于上海举办2016美丽互联大会新闻发布会暨聚美丽社群大会启动仪式,行业领袖、科研专家、市场精英、设计大咖、渠道能人济济一堂,继续用偏执狂精神推动行业改革发展。

此间,聚美丽策划推出《科研之路》系列访谈。数位化妆品科研领域与记者分享他们的科研之所思、所感,本期推出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维先生专访。

李维博士从分析国内外科研环境后,提出了“技术商人”这一新颖概念:科研人员引领的是选择,因此不仅要做研发人员,还应该提高技术市场能力,做“技术商人”。

人物简介:

李维博士,现任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运营供应链以及海外市场拓展业务。曾在宝洁公司长期领导化妆品核心技术研发,并在国内创业型化妆品企业从事多年的研发及供应链领导工作。他对国内外企业的研发状况有较客观的认识。

Q:《聚美丽》

L: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维

Q:在您看来,现如今国内化妆品行业科研大环境如何?

L:随着近年来本土化妆品品牌的崛起,各大化妆品企业持续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国内化妆品行业的科研大环境有了飞速的发展。

从硬件角度讲,主流的本土化妆品企业都有标准化的实验室和国际通用的实验检测设备。不少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都建立了功能齐全的研发中心。从软件角度讲,从业的研发人员越来越多来自于知名大学,硕士博士进入这个行业的也越来越多。高素质的研发人员的加入使研发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从创新环境上来讲,外部信息以及上游原料技术的获取国内已经与国外同步。跨国原料公司已经足够重视本土企业,并愿意投入资源满足本土企业的开发需求。

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也日臻成熟,合理规划,理性投入,注重结果。比如,上美公司每年会将销售占比3%以上的经费作为科研投入,提升科研硬件设备,优化科研人才梯队,吸纳来自全世界的高级科研人才,持续沉淀,提升科研实力。因此,从总体上看国内的化妆品研发创新环境已经比较理想。内企外企差距越来越小。

Q:从宝洁那样的外企看回国内企业,您觉得国内外化妆品公司的科研环境有何区别?

L:国内外主流化妆品企业在装备,人才和外部环境上水平接近。国内化妆品企业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活跃度要远远高于外企。对于新技术新原料的应用速度国内企业也远远快于外企。另外国内企业更有效的激励制度更能提高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和创新勇气。

因此,国内企业更能够实现科研人员的个人价值和研发梦想。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大量在外企工作多年的研发人员进入国内企业工作的原因。但国人总是感觉国内企业的研发差一口气,这里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科研的体系化管理差异。科研管理跟企业管理一样,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外企在科研管理方面有着非常详细的制度安排和管理组织。这样可以保证科研的可积累性,可计划性和可协作性。从而为大兵团长期持续作战奠定了基础。可积累性是指可以将过去一百年的研发数据积累下来,并能随时查找指导后面的研发工作。可计划性是指研发项目的进度和风险控制,一个项目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十年甚至更久。

可协作性是指在相同技术开发平台上进行团队合作,从而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研发效率。举个例子,在外企,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可能会动员几名甚至几十名研发人员共同开发,而国内企业在科研协作性方面则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样,即使同样优秀的科研人员,在外企里面的产出水平也可能大大高于本土企业。因为这是一个团队与一个人在做竞争。

二是研发积累和规模效应。大型外企有着上百年的研发成果积累,使得外企的科研人员可以获得很好的培训和继承,从而大大加速了研发人员的成长速度和项目开发速度。并且由于其销售体量很大,研发投入绝对值也很大,因此其研发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还是要超过国内企业的。

虽然国内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外企,无奈与跨国巨无霸相比,体量太小。但如果国内化妆品企业与类似体量的国外化妆品企业相比,其研发水平、效率和成果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第一流的,所以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

您还未登录,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后查看全部内容

本文版权归“聚美丽”所有
投稿、转载、合作等事宜请联系:news@jumeili.cn
未经许可转载此文,聚美丽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新闻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