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8

宝洁 欧莱雅 爱茉莉 市场份额

宝洁 欧莱雅 爱茉莉 市场份额
导语

越来越多“小而美”的品牌在各个细分领域侵蚀着包括宝洁在内的日化巨头们的领土,而追求规模效应的大公司们却很难找到一个攻守平衡点,即讨好大众,又满足个性。

【深度】宝洁的错误::忽视细分用户 错失高端市场

越来越多“小而美”的品牌在各个细分领域侵蚀着包括宝洁在内的日化巨头们的领土,而追求规模效应的大公司们却很难找到一个攻守平衡点,即讨好大众,又满足个性。

【深度】宝洁的错误::忽视细分用户 错失高端市场

1今年以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宝洁集团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大卫·泰勒(David Taylor)已经两度来中国了。这位56岁的CEO对于中国区的业绩极为不满且忧心忡忡,两次短暂的中国之旅,他和中国区管理层沟通最多的是如何想方设法“增加新用户”(grow new users)。令人心焦的现状是,宝洁正在不断流失消费者。泰勒今年第一次到中国区考察工作是在2月18日出席纽约消费者分析集团年度会议(The Consumer Analyst Group of New York Conference,下称CAGNY会议)的数周前,包括宝洁首席财务官Jon Moeller在内的数位高管与之同行。宝洁一直有做消费者家访的传统,这次他们一行人去到了一名中国典型的“一级消费者”(tier 1 consumer)家里,这位33岁的妈妈平时不太常用宝洁的各种品牌,她说宝洁的产品陈旧过时,不够高端。很多类的消费者反馈让这位新CEO强烈意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迭代的市场,宝洁在高端化上的反应实在太过迟缓。错过消费升级直接导致了宝洁中国在所有核心产品类别上持续丧失市场份额。欧睿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美容

阅读全文

中国女性芳心归于何处 日韩品牌宠冠后宫

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化妆品零售交易规模为4843.9亿元。那么中国女性在选择化妆品品牌时,芳心又归于何处呢?

中国女性芳心归于何处 日韩品牌宠冠后宫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5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37462万人,其中女性人口67048万人。同时,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化妆品零售交易规模为4843.9亿元。假设中国的女性同胞每人都用化妆品,那么2015年的化妆品人均消费也达到了722.45元。如果排除一些偏远地区,或是没有化妆习惯的女性,部分人群的化妆品年消费额已非常可观。那么中国女性在选择化妆品品牌时,芳心又归于何处呢?欧美品牌:均试水中国 表现一般1、欧莱雅——中国业务量极大增长 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2.1%2015年欧莱雅全年营收252.574亿欧元,同比增长12.1%。税前利润达43.877亿欧元,同比增长10%。毛利润达179.800亿欧元,同比增长12.2%。欧莱雅方面指出,彩妆品类的发展极大地提振了旗下品牌的销售业绩,专业美容市场业务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旗下品牌YSL、科颜氏、阿玛和Urban Decay表现出色,中国业务量出现极大增长。2、伊丽莎白雅顿——中国市场营业额增长18% 但总体业绩不佳伊丽莎白雅顿2015年Q2营收3.162亿美元,同比下跌5.2%,低于市场预期的3.423亿美元。其中北美市

阅读全文

2016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预测

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由 2011年 2051.87 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 3180.3 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将保持约每年 12.3%的增长率,预计 2016 年市场规模将至 4000亿元,2018年将突破5000亿元。

2016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预测

一、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国内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较大,年复合增长率 12.3%。化妆品零售市场一直在稳定增长,虽然 14 年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速的地区之一。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由 2011年 2051.87 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 3180.3 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将保持约每年 12.3%的增长率,预计 2016 年市场规模将至 4000亿元,2018年将突破5000亿元。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人口结构的变化、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化妆品使用习惯的培育,我们认为国内化妆品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增长期。相关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0-2018年国内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2010-2018年国内化妆品行业线上、线下规模对比(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二、中国化妆品交易规模分析及预测国内化妆品线下交易规模保持相对低速的稳定增长。2011 年国内化妆品线下渠道交易规模为 1902.8 亿元,截止至

阅读全文

晒晒2015年国际化妆品巨头“成绩单”:深耕布局中国市场

近来,国际化妆品巨头纷纷发布2015年的业绩报告,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市场仍旧强劲,特别是日韩品牌。

晒晒2015年国际化妆品巨头“成绩单”:深耕布局中国市场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是国际巨头在这个市场所尝到的甜头仍是有目共睹的。近来,国际化妆品巨头纷纷发布2015年的业绩报告,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市场仍旧强劲,特别是日韩品牌。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财报就显示,其以中国为主的海外市场2015财年收入上涨44.4%,上年同期为22.5%。但也有巨头, 例如欧莱雅集团,其2015年在华全年销售总额达人民币149.6亿元,同比增长4.6%(除汇率因素,以欧元计提升22.7%),较此前7.7%的增速 继续放缓,不过这并不妨碍中国去年首次超过法国本土市场跃升至该集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因此,毋庸置疑,国际巨头在中国的布局将继续加快并深耕。晒业绩欧美巨头稳步增长 日韩巨头显后发之势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集团日前发布财报显示,其2015财年依旧稳健增长。营收252.6亿欧元,增幅达到12.1%,由于欧元疲软,可比增幅为 3.9%;营业利润增幅达到12.8%,营业利润率增长了10个基点,达到17.4%。该集团称,彩妆品类的发展极大地提振了旗下品牌的销售业绩,专业美 容市场业务也得到稳步提升。雅诗兰黛集团在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的第二季度,营收为31

阅读全文

资生堂被指“过时” 拟削减旗下两成品牌自救

日前,资生堂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5财年资生堂大中华区的收入总体增长约2%,拟削减旗下两成品牌自救

资生堂被指“过时” 拟削减旗下两成品牌自救

在中国游客在日本不断“爆买”的情况下,一直高居亚洲化妆品销量榜第一位的资生堂集团却在大中华地区遭遇了增速放缓。记者调查发现,日前,资生堂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5财年资生堂大中华区的收入总体增长约2%,不及2014年的2.9%。此外,日本资生堂公司社长鱼谷雅彦近日表示,考虑对旗下国内外化妆品及洗发液等约120个品牌进行整合,具体为将减少两成左右的品牌,集中向主力商品的开发及广告宣传投入资金,以期提升效益。为何资生堂在大中华地区的增长放缓?又是什么因素让资生堂决定削减旗下两成品牌?业内专家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韩化妆品牌逐渐崛起,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在不少年轻人里,资生堂这个品牌已经过时了。产品在华销售冷热不均2015年提出重塑中国市场的日本最大美容产品巨头资生堂,复苏之路乎仍待考验。据资生堂集团2015年的财报数据显示,资生堂集团销售额同比上涨12.6%,达到7631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大涨77.4%,达到377亿日元。尽管销售额与营业利润成绩喜人,但资生堂在中国市场却遭遇冷热不均的窘境。2015财年资生堂大中华区的收入总体增长约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201

阅读全文

天猫美妆总经理古迈:2016年聚焦消费体验 发力高端品类

2月26日,天猫美妆盛典在上海拉开帷幕,在此次盛典上天猫美妆事业部总经理古迈,分享了2016年天猫美妆业务规划。

天猫美妆总经理古迈:2016年聚焦消费体验 发力高端品类

2015年,中国美妆产品的零售交易额达到了4846亿,保持了年增长20%的增长率,成为快销行业拉动增长的,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持续下滑的背景下,美妆行业可谓是一枝独秀。此次天猫美妆盛典有近百家的美妆品牌来到现场,我们将一起来回顾过去一年当中美妆行业在座的各位共同来创造的点滴美好,也来探讨在未来我们如何可以为世界带来更多美的改变。在此次盛典上天猫美妆事业部总经理古迈,分享了2016年天猫美妆业务规划,基于全球化、农村电商大战略的背景下,2016年的美妆行业将如何往前走?附:天猫美妆总经理古迈致辞全录首先我给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看到的在整个化妆品,我们线上、线下整个市场规模的大小。这个报告是从艾瑞咨询出来的。我们注意到整个市场4800多亿的市场容量,预计到2018年会达到差不多8000亿的水平。我们注意到另外一个可能,当然8000亿讲再生改变整个行业本来不是非常大的品类,大家知道做汽车或者是另外的产业也好,大家知道中国是大市场,都是以万亿来计。但是8000亿也是一个成长性很好的市场。另外一个我们注意到整个线下差不多在过去十年也好,很多高端品牌也好,各种国货品牌也好都获得了很好地

阅读全文

“东风”压过“西风” 中国依旧是化妆品巨头重要增长动力

化妆品行业分析人士夏天告诉记者:“从中国这样一个化妆品消费市场的缩影来看,国际化妆品公司中,一些10亿美元的传统大品牌正遭遇发展的瓶颈,而一些小众、高端、个性化的品牌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亲睐,这也是日韩的一些化妆品公司增长更迅猛的原因之一。”

“东风”压过“西风” 中国依旧是化妆品巨头重要增长动力

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旧崎岖艰辛,但是欧莱雅、雅诗兰黛、科蒂、伊丽莎白雅顿、爱茉莉太平洋、资生堂、花王等欧美日韩等国际化妆品巨头最新发布的年报显示,在2015财年总体继续稳健增长,特别是受中国中产阶层消费升级的影响和中国游客境外消费的拉动,一些日韩化妆品巨头的业绩表现相较于欧美巨头的增长表现更为突出。虽然2015年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的增长速度放缓至8.8%,甚至低于中国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速度,但大中华市场和中国消费者依旧是不少国际日化巨头增长的重要动力。记者也注意到,在大众化妆品领域,这些日化巨头在华也受到中国本土化妆品强势增长而带来的市场份额变化影响。与此同时,化妆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5年化妆品行业正走向一个转折点,那就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大牌满足更多消费者基础需求的曾经优点,受到增长挑战;长尾的反向效应,使得个性化、小众品牌逐渐成长,更能适应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日韩化妆品公司增长势头盖过欧美由于彩妆品类的发展极大地提振了旗下品牌的销售业绩,专业美容市场业务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法国欧莱雅集团在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2015财年依旧稳健增长。

阅读全文

韩妆凶猛 2015年对华出口超10亿美元

薛佳认为,相对于那些欧美品牌开在一楼商场的柜台,韩妆的专营店形式更加适合年轻人。“专营店店铺布置让人愿意进去逛,而且相对于欧美品牌常年都只有那么几个万年款式,韩国的牌子产品线够多,选择面更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款推出来,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喜新厌旧的人。”薛佳说。

韩妆凶猛 2015年对华出口超10亿美元

爱逛街的薛佳发现,如今无论是商场还是商业街,韩国化妆品专营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比如上海的吴江路。在这条不长的商业街上,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韩国化妆品品牌Skinfood、Innisfree、TheFaceShop、EtudeHouse几乎一个不落地开业。这些店铺里,常有年轻的女孩子驻足选购商品。生意相对于原本商场一楼中的化妆品柜台要热闹许多。不止是感觉。各种数据也证明了韩妆风潮的强劲表现。韩国贸易协会最新的发布数据称,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里,韩国化妆品对华出口同比增长一倍,至10.88亿美元。这一数据创下历史新高。那么,韩妆品牌真的就那么受欢迎吗?商机来了“你确定这跟千颂伊(2014年大热的韩国电视连续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女主角)的橙红色唇膏一样吗?”韩国济州岛的新罗免税店里,一位中国姑娘问柜台上的销售员。而这样的场景乎已经成为常态。按照韩国旅游组织统计,2014年超过300万名中国游客抵达济州岛,而每位中国游客平均在岛上花费2000美元。其中购物占了大头,化妆品则是他们主要购买对象。按照韩亚大投证券公司预测,中国游客对韩国化妆品市场的贡献度,将从2013年的18.2%提升到202

阅读全文

在创新、变革之下中国日化品牌如何逆袭

虽然,本土公司随着时间推移整体越来越具备竞争力,并能利用其下线城市的网点布局实现更高的市场增速,但这并不意味着单个外资品牌在其所属品类中遭遇失败。

在创新、变革之下中国日化品牌如何逆袭

2015年,两个民族品牌不同的发展境遇让人深思。 创立至今已经有84年历史的百雀羚,2015年双十一以高达1.08亿元的销售额,超越了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诸多外资品牌,成为全网销售冠军;而另一本土品牌丁家宜4年前风光嫁给跨国日化巨头科蒂集团后被弃,创始人庄文阳在2015年将其辗转买回重新运作,但品牌已经元气大伤。为求发展,一些民族品牌曾希望在跨国公司麾下得到管理经验、资金、研发、营销等资源方面的支持,但往往在被收购后发展境况不佳;而那些在外资品牌竞争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在独立发展中坚持创新、变革的民族品牌,因为能灵活应对抓住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有的已经开始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赶超外资竞争对手。多位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正是本土品牌、民族品牌发展的好时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品牌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曾经掣肘因素已不再是瓶颈,本土品牌应该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核心资产投资,成为在中国甚至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的品牌。为何被收购即没落纵观近些年来被收购的本土品牌,记者发现,早年阶段,被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大都命运坎坷,不少发展势头良好的本土品牌被外资收购后,迅速凋零

阅读全文

小而美品牌席卷而来,那些大公司怎么可能还活得好?

这个行业看起来是让人对抗时间和外部环境带来的损伤,现在它们自己要先解决这个问题:如何防老?

小而美品牌席卷而来,那些大公司怎么可能还活得好?

在我们开始谈论变化之前,先来看几个问题: 现在的人都怎么挑洗发水? 什么人会热衷买国产化妆品? 韩国货是怎么崛起的? 丝芙兰错过了发展机会,电商可以拯救它吗? 那些卖面膜、卖减肥产品的微商让很多人不胜其扰,它们会做大吗? 男人真的开始化妆了吗? 以及,所谓有机护肤会成为下一个行业机会吗? 说起来你可能并不相信,对于这些问题,大公司的见识可能不会比普通消费者高多少。它们依赖市场调查公司和某些部门的运作来做决策,速度不可能快,目标也不会太精准——顾及绝大多数大众消费者的偏好还是它们优先考虑的事情。然而在希望探讨“这一年的美妆行业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发现种种现象其实最终指向一个很多行业同时面临的问题:渠道变革和小众品牌的崛起分流了大公司大量消费者。臃肿而庞大的大公司措手不及,只能用收购这样的资本运作方式来应对。而对于美妆行业来说,本来“高广告投入、高销售回报”的模式即将被打破,它们表现得尤为被动而茫然。拿宝洁举个例子。2015年,宝洁将旗下香水、护发和化妆品等 43 个美容品牌卖给香水制造商科蒂公司,包括 Max Factor 、Cover Girl 、Wella 护发用品

阅读全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