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影响重大,资生堂集团全年下滑8.8%。
外资品牌遭遇“滑铁卢”的一年,欧莱雅晒出亮眼的成绩单。
Kenvue亚太地区2023年卖96亿,成唯一下滑市场。
主要系护肤品、旅游零售业务“拖后腿”。
-20%、-19.6%,两大韩妆企业在华销售大滑坡!
美国业务为Inter Parfums主要增长来源。
莎莎营收增长38.31%、卓悦“卖股还债”,港系美妆连锁“有人欢喜有人愁”。
四大韩妆企业在华业绩下滑,欧美市场成新增量场?
欧莱雅冲击3千亿营收,雅诗兰黛、资生堂似“掉队”?
科丝美诗2023年Q3在中国广州卖1.72亿、上海卖5.65亿。
售出Aesop伊索后,Natura&Co又要“抛弃”The Body Shop。
受海南免税渠道、中国电商渠道影响,亚洲市场业绩下滑。
资生堂Q3净销售额、核心经营利润分别下跌15.3%、52.9%。
2024财年Q1,科蒂集团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呈两位数增长。
受中韩推动,莹特丽今年前9个月亚洲业绩增长15.3%。
e.l.f. Beauty预计2024财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55-57%。
-7%,如新集团Q3在中国大陆卖了5.14亿。
雅诗兰黛彩妆板块微增1%,香水板块+5%。
帝斯曼-芬美意Q3销售额同比下滑12%。
玻尿酸巨头主动降速求变。
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财务报告,在国内A股上市的企业一般在三四月份发布上一财年的年度报告,平时还会披露季报和半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