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头部主播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主要涉及问题为产品质量、虚假宣传。
监管收紧之下,原料端在美业中正在被重视。
定制化妆品试点渐“落地”,浦东新区对外征求审查意见。
随着监管收紧,化妆品小样的“乱象”有望得到遏制。
“奥运冠军”塌房,品牌也受牵连。
此次不合格批次产品主要涉及防晒、染发膏、护发、护肤等品类,其中,染发品类占14批次。
2023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来临,这几大信息值得关注。
医美不是“法外之地”。
化妆品添加禁用原料屡禁不止,广州摩欣霏因精华产品检出“氯苯那敏”被罚。
2024年1月1日,成为化妆品原料注册备案新条例的“分水岭”。
抽检不合格的重灾区,防晒产品何去何从。
又有企业因夸大成分含量被罚,前有屈臣氏、黛莱皙,这次的涉事产品为朵拉朵尚精华液。
PFAS引发多国关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就PFAS限制提案展开长达6个月的磋商。
监管正持续收紧,对化妆品中添加禁用原料零容忍。
广告绝对用语执法“变灵活”并不意味着“自由”,一切还需以相关法律为前提。
医美行业“乱象丛生”,今年315晚会曝光妆字号美容针,消费者“颜值安全”何以保障?
未来的监管定会趋于严格和常态化,品牌方应该主动自查自纠,为推动化妆品行业走向正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菌落总数超标成“高发地带”,监管“紧箍咒”来了。
14天5份通告,这次又有5批次被检出禁用原料。
前有头部主播薇娅等因逃税被罚,现有西安小主播贾亚亚、加婵婵逃税被罚,直播界又一次敲响警钟。
作为行业基本法的《化妆品监管管理条例》自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化妆品监管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建成,并深远影响了整个产业。